中醫學術:《傷寒論》神志病治療十法第 2 頁
溫陽重鎮法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112條)傷寒脈浮,主病在表,應如法汗解。若用燒針等法強行發汗,汗出過多必亡心陽,致心神不斂;又因心胸陽氣不足,水飲痰邪乘機上擾,也會使神明失守,故見驚狂、臥起不安等癥。《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躁狂越,皆屬于火”,《難經》亦云“重陽者狂”,這均說明躁狂證候,多因火盛而致。然而《金匱要略》載“陽氣衰者為狂”,可見狂亦有陽虛所致者。本條“亡陽,必驚狂”之機理,即為陽虛而心神浮越。
治用桂枝湯去芍藥之酸苦陰柔,而取桂枝、甘草相配,以復心陽;生姜、大棗補益中焦,調和營衛,且能助桂、甘以通陽氣。亡心陽之證,常有濁痰凝聚,影響神明,故加蜀漆以消痰。因心神浮越較重,故用重鎮之牡蠣、龍骨,潛鎮心神而止驚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