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王金亮 山西平遙中醫院
隨著中醫藥事業的不斷發展,中醫專科、專病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然而筆者每觀其專科、專病之治療特色,多數以教科書分型分類施治,實在難以看出有特色彰顯。天下一色,特色何有?中醫之根在中醫文化,中醫之本在療效,中醫學博大精深,流派紛呈,各有特色。中醫人應繼承創新,不可本本主義,分型治療之形式,難以脫離書本。中醫人應不斷總結臨床經驗,凸顯中醫特色,增強療效,實為中醫發展之必要。
中醫特色,乃是中醫整體觀念指導下辨證施治。中醫是實踐醫學、經驗醫學。許多國醫大師、中醫名家,對疾病的治療,一招一式,一方一藥,一言一行,無不彰顯中醫特色。對某一種疾病的認識治療,有其獨特的見解與方法,且療效明顯,這就是特色所在。對這一特色的整理提高,進一步精煉,用于臨床,實乃是中醫之幸,患者之福,也是中醫特色的真諦。
分型治療,也是根據疾病具體證型而處方遣藥,然而它畢竟代替不了辨證施治,絕不可將中醫特色的辨證施治降低為分型論治,許多名老中醫不斷告誡我們,不要陷入一病固定幾型,一型固定一方,一方固定幾味藥的套方習俗。人在發病的過程中,型是可以轉化的,所以不能靜止地以階段概括全程,以局部代替整體。況且臨床中,一種病究竟應分成幾個型,各家見解也不一,故對分型不可機械地生搬硬套。
分型治療即如臨床守株待兔,療效難以提高,甚則走入治療歧途,若一旦病情變化,超出分型范圍,對于有套方習俗的醫者,就會感到無型可套,無方可用,茫然不知所措,實乃非醫者所為。
分型治療有其局限性,不可替代辨證施治。若臨證中,只知分型論治,套型套方,就只能停留在片面的對號入座上,對中醫學術,只能算是登堂,談不上入室。故要把分型治療引導到辨證施治這一中醫特色的正確道路上,是發展中醫的重要途徑。
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對疑難雜癥的辨證,都是慧眼獨具,治療不落俗套,往往藥到病除,屢起沉疴。他們的精湛技術及良好療效,絕非分型論治者可比。
總之中醫人應正確認識分型治療,不斷努力,還中醫辨證施治之特色。“初由法內,所超法外”,臨癥遣方,可矩可行,但不失思維廣泛,又能靈活辨證,因證而異。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努力創新,中醫事業一定燦爛似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