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
桂枝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 Guì Zhī
【別名】柳桂(《本草別說》)。
【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8~7月間剪取嫩枝,截成長約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干燥的嫩枝,呈圓柱形,長15~100厘米,直徑0.8~1厘米,外表棕紅色或紫褐色。表面有枝痕、葉痕、芽痕,并有縱棱線、縱紋及橫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有棕紅色邊,中心色較深。粗枝斷面呈黃白色。氣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紅色、氣香者為佳。
【藥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物在體外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