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傷寒論》神志病治療十法第 5 頁
溫中補虛法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條)傷寒僅二三日,尚屬新病,若未經誤治即見心悸而煩者,必是里氣先虛,心脾不足,氣血雙虧,復被邪擾所致。宜投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中氣立則邪自解。此方是桂枝湯倍芍藥另加飴糖組成。飴糖合桂枝,甘溫相得能溫中補虛。飴糖、甘草合芍藥,甘苦相須,能和里緩急。又以生姜之辛溫,大棗之甘溫,辛甘相合,能健脾胃而和營衛。因此本方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的作用。其治心悸而煩,是通過調營衛,和陰陽,使正氣得復,氣血充沛而實現的。
平肝鎮驚法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107條)本條是太陽傷寒,誤用攻下,造成邪熱內陷,彌漫全身,表里俱病,虛實互見的變證。邪陷少陽則見胸滿。下后正氣受傷,而少陽相火上炎,心神被劫,加上胃熱上擾,故令心煩、驚惕、譫語。邪入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決瀆失職,故小便不利。陽氣內郁,不得宣通,故一身盡重,不可轉側。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是由小柴胡湯加味而成。小柴胡湯加桂枝,可使內陷之邪從外解;加龍骨、牡蠣、鉛丹,重以鎮怯平肝而止煩驚;加大黃瀉熱和胃而止譫語;加茯苓,寧神通利小便。因邪熱彌漫,故去甘草之緩,以求病邪速去,使錯雜之邪,得從內外而解。少陽厥陰相表里,肝藏魂,故少陽病可致神魂病變,治少陽亦治肝也,故曰平肝鎮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