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認識世界之三原則
●人類文化分成了兩大源流。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時間為主,講求認識活動的主體與客體相融,西方文化的主流則偏向于以空間為主,講求主體與客體的對立,經過幾千年的積淀與發展,形成了中西兩種性質不同卻優美對稱的文化形態。
●我是做哲學工作的,深深感覺到,自從西學東漸,影響中國人了解自己本民族科學與文化最大的障礙,就是把唯物論哲學當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談不到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非得用唯物論哲學來框架和研究中國文化和中醫學……那就是自己把自己引到一個扭曲的錯誤的道路上去,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也不可能理解中國人說的那個“氣”、那個“道”是什么。
世界萬物有很多層面,而方法和路徑永遠是具體的、有限的。
一切認識方法只與世界存在的某個層面、某個特殊領域有對應關系。用具體的、有限的方法只能進入與其對應世界的某一具體層面或具體領域,而不能進入其他層面或領域。世上沒有萬能的方法,一切科學方法都有相對性和局限性。
那么,《內經》用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道路?進的是哪個層面?與西方科學、西醫學不同在哪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