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裘沛然用藥配伍經驗
裘沛然常采用辛散苦泄之法治療胃脘痛寒熱互結、升降失司,并認為苦寒藥非但不“敗胃”,而且可降上逆之胃氣,清泄胃中之蓄熱,同時有健胃之功;以甘緩和中或加酸收之法治療久病脾胃虛弱,此法師仲景甘草瀉心湯證治,一破“甘令中滿”之偏見。
慢性肝炎與肝硬化代償期的基本病機是正虛邪戀,有陰虛與濕熱并存、血熱與血瘀互結、肝與脾同病之特點。治療時宜虛中求實,補瀉結合,根據病情選用方劑。
裘沛然(1913-2010),生前系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從醫70余載,倡導寒溫一體論,在治療脾胃、肝腎、心肺疾病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專著有《裘沛然醫論醫案集》、《中醫各家學說》、《壺天散墨》等。筆者通過學習,現將其用藥配伍經驗簡介如下。
祛毒利濕治腎病
慢性腎炎屬“水腫”范疇,并有“其本在腎,其制在脾,其標在肺”之說。裘氏認為本病多為表里夾雜,寒熱錯綜,虛實并存,脾腎氣血虧虛與風邪、水濕、熱毒、瘀血夾雜。治療有以下四法:
表里合治 選用羌活、白芷、紫背浮萍、蒼耳草、蟬蛻、黃芪、黃柏、漏蘆、半枝蓮、生白術、生甘草、仙靈脾、土茯苓、黃芩等,對因感冒而急性發作者有一定療效。方中既有辛散祛邪之品,又集解毒、泄濁、健脾、利水諸藥;其中,羌活入太陽、少陰二經,與黃芪相伍,預防感冒效勝玉屏風散。
現代研究證明,辛散祛風藥如蟬蛻、蒼耳草、白芷等,不僅可疏解表邪,且能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有抗過敏作用,對減輕或抑制感染后變態反應性損害,消除蛋白尿等有一定作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