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閉塞性脈管炎治驗
中醫經驗:閉塞性脈管炎治驗(雷昌林疑難病癥治驗)
邱某,男,28歲,2001年1月17日初診。
主訴:血栓閉塞性脈管炎2年余;颊甙Y狀初輕,后逐步加重,于2001年1月10日在某大醫院行多普勒檢查,報告如下:“左下肢脛后、脛前及足背動脈,所見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確診后,曾經過中西藥治療,但效不著。經人介紹來診。
刻診:患者面黃無華,全身困乏,足趾冰涼疼痛,間歇性跛行,走十幾步就感腓腸。ㄐ⊥榷牵┩,需休息一會才能繼續行走,腰困痛,大便1日3次,軟。
查體:雙頜下淋巴結有壓痛,咽部紅,右上腹有較明顯壓痛,胃腹脹,左足皮膚暗、觸之涼,足趾青紫晦暗、觸之冰涼,苔薄黃,脈沉細澀。
病機與治則:足部氣滯血瘀;當補衛溫經,活血通絡。
處方:生黃芪15克,獨活12克,川烏9克,草烏9克,地鱉蟲15克,牛膝12克,皂角刺12克,蒼術12克,石膏30克,枳殼12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引。開水煎,9劑,日1劑。藥渣煎水泡足。
方解:本方以生黃芪補衛通絡;獨活、川烏、草烏溫經通絡;地鱉蟲、牛膝活血化瘀通絡;皂角刺尖利通絡為主;輔以蒼術、石膏、枳殼運脾清熱導滯,促脾胃旺盛,化生更多衛氣;甘草、生姜、大棗調和諸藥,中和川烏草烏毒性。上藥合奏補衛溫經,活血通絡之效。藥渣煎水泡足,以內外同治,強化溫經活血通絡效果。該患者所住地為偏僻農村,故開藥較多。
2月25日:服上藥后癥狀明顯改善,但因事停藥月余,今來患者面已有紅色,走路較前長,已能連續走30多米,足趾較涼,但已無冰涼感,自感足背及拇食趾涼感改善較快,大便日2次,右上腹壓痛顯減,胃腹脹減,苔薄黃,脈沉細較澀。仍以上方加莪術、三棱各20克主之。10劑,日1劑。藥渣煎水泡足。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