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相關學說可否替代五行學說第 5 頁
五臟相關學說是在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克服其理論的機械性,并綜合臟象、陰陽、氣血、經絡等理論,全面反映人體五臟系統的功能及彼此關聯作用的學說。
五行學說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一是五大類別的特性;二是五大類別之間的關聯性;三是人體與外界相關性。五臟相關學說覆蓋了五行學說的基本范疇,不同在于,五行學說以“五行”為中介作推導,而五臟相關學說以“五臟”為中心來說明。
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功能組合體
1.五臟功能是連屬人體的中心
五行學說應用于人體其實就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行配人體有臟、腑、體、液、竅、聲、
神、志等種類,而五臟是這張配屬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臟派生出來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臟為中介的。
五臟相關學說同樣認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連屬臟、腑、體、液、竅、聲、神、志等范疇。但前面說過,五臟之所以為五,是因為根據臟的定義在腹腔內恰有五者,至于其他范疇不一定界定為五,配屬也不必固定。如腑可有六,他與五臟的關系是由經絡等確定的,與五行無關;情志可有七,但都由心所主,病理上則與肝關系密切;竅可有九,與五臟關系各有不同,如耳并不是只與腎相關,還與肝在生理、病理上相關聯……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