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論《內經》中神的概念
中醫學術:論《內經》中神的概念 翟雙慶 北京中醫藥大學
神,是《內經》理論的重要內容,被稱為人體精、氣、神“三寶”之一,并且其理論體現于《內經》有關藏象、病機、病證、診斷、治療、預后等各種學說之中,研究神的理論及其臨床意義,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內經》中神的含義是很廣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下面分別論述之。
廣義之神:《內經》中廣義之神包含了神為天地之主宰、代表了自然界運動變化及其內在的規律,同時也是人體及動物生命力及生命活動的表現,這部分內容與中國古代哲學相關認識一脈相承。
第一,神為天地萬物之主宰。《說文解字》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灝注:“天地生萬物,物有主之者曰神”,即天地萬物的主宰。《廣雅疏證》曰:“鄭注《禮運》云:神者,引物而出。《風俗通》引《傳》曰:神者,申也,申亦引也,神、申、引聲并相近,故神或讀為引。”又云:“神者,卷一云:神,引也。《爾雅》:引,陳也。神、陳、引古聲亦相近。”可見,神具有申、引、陳之義,意為造就萬物之主,產生萬物之源,也就成為天地萬物之主宰。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逐漸把“神”看成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內在規律,正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云:“神,最初指主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變化的天神,后來經過《易傳》和歷代易學家、哲學家的解釋,到張載和王夫之,演變為用來說明物質世界運動變化性質的范疇。”從神含義的演變過程看,無論是天神,還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或是運動變化的內在規律,都沒有脫離主宰之義。《內經》并不承認神造就了人身,但卻認為人體的主宰是神,如《靈樞·天年》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舉凡診法、治療、養生等,無一不以神為首位。《內經》更把神與人身之主、人身之本、君主之官等緊密結合起來,如心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又如五臟為人身之本而均藏神,故有“五神臟”之稱,進而建立了以五臟為中心的藏象系統。
第二,神代表自然界運動變化及其規律。有人從“神”字演變出發認為,神,從示申。申,電也。電,變化莫測,故稱之為神,正如《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之示旁亦為周時所加。電字周以前無雨旁。人們先見電之天象,然后感悟到它有支配天地萬物的作用,把它作為自己膜拜的對象,而加示為神。可見,神的一個基本含義就是指自然界的一些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即自然界運動變化及其規律。《內經》繼承了神的這一基本含義,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氣交變大論》云:“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其“神明”即指自然現象與自然界變化的原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