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談中醫之龍火及其降伏第 7 頁
因此,四逆湯輩初用應是“一陽來復”,效佳則為“天地交泰”。以土伏火是否醫圣本意這里不好妄揣,但其實效確含此理。
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對以土伏火有妙解:“世多不識伏火之義,即不達古人用藥之妙也。余試為之喻焉:如今之人將火煽紅,而不覆之以灰,雖焰,不久即滅,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藥、立一方,皆有深義。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熱不過附子,甜不過甘草。’推其極也,古人以藥性之至極,即以補人身立命之至極,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陽之義,亦寓先后并補之義,亦寓相生之義,亦寓伏火之義,不可不知。”
火被土所伏的好處有二:一者難以上浮而為患;二者火居于下則可盡其用,當物能盡其用時還需用那么大的量嗎?
2.潛陽降龍
潛陽以降龍即是用姜桂附時佐以重鎮潛陽或內斂陽氣之品,一可直接引火歸源,二可潛斂熱藥于下焦,更好地發揮其“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之效而不虞浪費能源。
重鎮潛陽多用龍骨、牡蠣、磁石、龜板;內斂陽氣則常用山茱萸、白芍、五味子,內斂之品,其性亦降;此外尚有引火下行之牛膝、引諸藥歸宿丹田之砂仁等。譬如龜板之解,《本草思辨錄》引張氏云:“龜甲能引陽氣下歸,復通陰氣上行。”《溫病條辨》更直接說: “亢陽直上巔頂,龍上于天也,制龍者,龜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