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談中醫之龍火及其降伏第 2 頁
對于龍火,火神派的開山祖師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有深刻認識,主要引坎卦為解:“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于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真陽二字,各處講解字眼不同,恐初學看書,一時領悟不到,以致認癥不清,今將各處字眼搜出,以便參究。真陽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門火,一名龍雷火,一名無根火,一名陰火,一名虛火。”
至于龍火為何宜潛?鄭氏云:“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于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極(是陽為陰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須知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龍指坎中一陽也),不能飛騰而興云布雨,惟潛于淵中,以水為家,以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注:乾為天,又可喻龍,其卦三個陽爻,為純陽之卦,坎為水,其卦二陰爻中夾一陽爻,故謂:“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于二陰之中,化而為水”)
對龍火妄動之理,鄭氏曰:“若虛火上沖等癥,明系水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云:陰盛者,陽必衰。”其識可括為,見熱證未必是真熱,見虛火(龍火)未必是陰虛,以理相推,因“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則其意即是龍高一尺則熱顯一尺,此熱由水高(陰盛)而致,故“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
大部分教科書論熱時大致是熱分虛實,實熱則清熱,虛熱則滋陰,幾成定式。無異于默認虛熱與陰虛幾乎同義,有時雖也提及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但證候描述多是戴陽等接近回光返照的表現,將“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的較常現象作了虛夸,使學習者誤以為,這是較罕見的陽氣欲脫之重證。因此,一見虛熱,即習慣與陰虛掛鉤。以致鄭氏慨嘆:“乃市醫一見虛火上沖等癥,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開口滋陰降火,自謂得其把握,獨不思本原陰盛(指腎水旺)陽虛(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陽,而更滋其陰,實不啻雪地加霜,非醫中之庸手乎?”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