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伏羲是古中醫藥學的始祖第 2 頁
2.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伏羲人與自然運動變化的特定符號
太極作為宇宙的本原名詞,最早出現于《周易·系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萬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周易內傳·系辭上》曰:“陰陽之本,綢溫相得……,此所謂太極也。”《朱子語類》曰:“謂之太極者,所以指天地之萬物之根也。”周敦頤《太極圖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陰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伏羲以太極、陰陽符號和五行八卦運動變化規律,揭示了人類認識自然,觀察事物動靜變化的客觀規律。“以陰陽變化來闡釋宇宙自然界萬物變化的一切現象,啟示天理亦即人道的變化法則,究明這一法則,就可以把握人生立身處世的要諦”。從元極、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的變化演繹出了天人合一、對立統一、陰陽消長、整體觀念、運動變化的生命哲學思想理論,成為我國古代易學、中醫學、養生、道教、天文、地理等文化領域共同發展的基礎理論。
伏羲古中醫藥學的基本內容
1. 陰陽是伏羲古中醫學最具代表的理論學說
陰陽是中醫學的精髓理論,是辯證法,是方法論。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代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是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及其屬性對立雙方的概括。《類經·陰陽類》曰:“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是整體性的,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清陽于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以事物形態而言:活動的、外向的、上升的、陽熱的、明亮的屬陽,靜止的、內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屬陰”。陰陽的對立統一觀應用于中醫學而言,則對機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者屬陽,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者屬陰。說明陰陽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素問·陰陽離合論》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