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伏羲是古中醫藥學的始祖
中醫學術:伏羲是古中醫藥學的始祖 楊國棟 閆振錄 雷艷芳 李耀一 甘肅省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甘肅省天水市衛生局
伏羲是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的奠基人,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學說包含著樸素的唯物論與辯證法,是中醫藥學得以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內容,是中醫藥學創立形成發展生生不息的總源頭。伏羲中醫藥學基礎理論孕育了“天人合一”、“陰陽合一”,人與自然相統一的整體觀,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燦爛文化之根和安身立命之圭臬。中醫藥學術流派在歷史文獻中最早可考分為三個流派:從伏羲制九針的傳說到總結成《黃帝針灸》為一派;第二,由黃帝、岐伯討論經脈的傳說,到總結成《素女脈訣》為一派;第三,由神農氏嘗百草的傳說,到總結成《神農本草經》為一派。此后,中醫史上名醫輩出,學派如林……,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現就挖掘研究弘揚伏羲古中醫藥學文化作一探討交流。敬請同仁斧正指導。
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古中醫藥學文化的雛形
1. 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古中醫藥學的主要內容
太極是由無(元)極衍化而來。太極是伏羲對無極的升華,是仰觀俯察的頓悟,是生活實踐的總結,也是定天地、分陰陽、辨五行、演八卦,來表現生命運動變化規律的符號。伏羲是人祖,也是中醫藥學的始祖,為世景仰。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補敘:“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突破了《史記》的界線,將上古帝王世系從黃帝推至伏羲,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曰:“伏羲仰則觀象于天,俯則法象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中華傳統文化總是以一種特有的傳承性滲透與其所屬民族的各個學科領域,形成一以貫之的體系和系統。中醫學本身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必然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伏羲文化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留下了永遠難以磨滅的印跡,甚至成為中醫理論的基礎。對中醫理論的理解必須尋求其得以形成的文化基因。如伏羲的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哲學思想對中醫藥學的發展影響很大。伏羲是遠古最早用太極陰陽符號來表示描述記載自然界事物特性的人。《卦臺山》記:“伏羲在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川渭南鎮西北的卦臺山,仰觀俯察時,突然從渭河北岸九龍山之陽的龍馬洞飛出一匹龍馬,身負圖案,飛落在分心(姓)石上,伏羲看到后,頓悟出世間之事原來只是陰陽而已。”于是用白點表示陽,黑點表示陰,用陰(--陰爻),陽(—陽爻)符號來區分男女性別,日、月、白、晝,表現宇宙自然、地理、氣候、天文、人與自然環境、人體形態、臟腑、表里等。《周易·系辭上傳》系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學說思想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對其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從相互消長的發展中形成并奠定了古中醫的理論構架,從而促進了中醫藥學的傳承發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