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養生功的中醫詮釋第 4 頁
八段錦養生功的中醫詮釋第 4 頁
第三式 調理脾胃須單舉
本式通過兩手上撐下按的動作,達到了舒胸展肩,拔長腰脊,調理脾胃氣血陰陽的功能。
中醫學認為,脾胃乃人體“后天之本”,因為脾胃具備重要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人體的能量源頭。如果脾胃的功能發揮正常,各組織器官運作效率良好,就不會發生疾病;由此看出,注意保健后天脾胃有多么重要。在形體動作中,要注意展現動靜結合、剛柔相濟、意氣相隨的原則,習練者要用心體會,切實把握,以獲得較好的健身效果。運動中肢體的動是連綿不斷的,靜是相對的,內動外靜是互為轉化的,以此體現剛柔相濟,松緊結合。同時,在動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意氣相隨,用意要輕微,上舉托天,下按連地,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深刻認識“調理脾胃須單舉”的保健作用。《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可見脾胃在人體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中醫理論認為,脾氣以升為順,胃氣以降為和,二者經脈互相絡屬。脾與胃陰陽相合,燥濕相濟,升降相因,互為協調,以維持人體飲食消化吸收的功能活動。
通過“須單舉”運動,上撐下按,充分牽拉腹腔,可刺激脾胃經絡,達到健脾和胃的作用。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循行在胸、腹部,通過“須單舉”運動導引,疏通經絡,增強其運化功能,通過上撐下按,從而增強脊柱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在動作的導引下,以肩力帶動兩掌的上舉下按、擴胸展腹、拔長腰脊,可刺激督脈經絡,督脈主髓、通腦,行脊入里,通過反復牽拉磨合,疏通肩頸脊柱內經絡,使關節肌肉氣血充實,達到滑利關節,增強肩頸脊柱活動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總之,人體后天營養的充足與否,主要取決于脾胃的協調功能。因此必須重視脾胃的盛衰,無論何種疾病,如果胃氣不衰,則身體易康復;反之,則身體多為不良。所以要把“保胃氣”作為重要的保健原則,除了正常的食療、藥療外,還必須加強保健后天脾胃的運動鍛煉,“須單舉”運動確是一劑保健脾胃的良方。堅持習練“調理脾胃須單舉”,可收到保健脾胃的功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