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談“棗”
秋季養生談“棗”
氣候多變的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此時各臟腑都處于衰弱階段。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應順應時令,重視養生,加強對各臟腑器官的調養,避免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
八月十五棗兒紅,時下正是大棗成熟的季節,滿目的大棗讓我們垂涎欲滴。鮮棗甜脆多汁、紅棗果肉厚實、醉棗醇香濃郁、蜜棗香甜可口……無論是哪一種棗子,營養都非常的豐富。棗子性味溫甘,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等功效。所以,“棗”一直是傳統養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紅棗煮湯靜養心神
秋季屬于冷熱交替的季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因為秋天天氣轉涼,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血壓升高,心臟負荷由此加重。此外,天氣忽冷忽熱,變化無常,使人情緒易處于波動狀態,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
中醫認為,大棗兼具安神、補血的雙重效果。民間常用大棗芹菜汁,即紅棗60克,芹菜200克洗凈加水煮開,每日分次食用,來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疾病;中醫用甘麥大棗湯,即以大棗為主要原料,混合甘草、小麥共同煎煮的湯汁,來治療臟躁證。這些方法都具有養血安神、疏肝解郁的功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