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有三勿
夏季養生有三勿
中醫有句諺語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加之現在生活條件較好,故而現在的夏季常可見失時之和。中醫提醒您:切記夏季養生三勿:
一勿貪空調太涼
夏季陽極盛,暑熱邪盛,汗多難眠,很多人喜歡空調開得非常涼來睡覺,殊不知夜喜納涼,則易受寒濕之邪,寒濕傷陽。易出現頭暈、腹瀉、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此時可用藿香正氣散寒祛濕,健脾開胃。
二勿貪飲食過冰
夏季炎熱,人們喜冷飲,但飲食太過則易傷陽,陽傷則易招外邪出現感冒或者消化道癥狀,如惡寒頭痛、汗多乏力,腹痛腹瀉等,此時可用桂枝湯扶正祛風,溫養脾胃,《經方實驗錄》云:桂枝湯實為夏日好冷飲而得表證者之第一效方。姜也,棗也,草也,同為溫和胃腸之圣藥。胃腸性喜微溫,溫則能和,故云。胃腸既受三藥之扶護而和,血液循環又被桂芍之激勵而急,表里兩合,于是遍身執漐漐汗出。若其人為本湯證其一其二之表證者,隨愈。
三勿貪運動太多
夏季氣溫過高,大熱耗氣,可傷人體之陽。若再加運動太多,汗出過多,不但耗散陽氣,同時也損耗陰氣。可以導致汗多頭暈、乏力疲倦、口干口渴、氣短懶言等癥狀,此時可服用生脈散,它具有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效。《醫方集解》云生脈散“人參甘溫,大補肺氣為君;麥冬止汗,潤肺滋水,清心瀉熱為臣,五味酸溫,斂肺生津,收耗散之氣為佐。蓋心主脈,肺朝百脈,補肺清心,則元氣充而脈復,故曰生脈也。夏月炎暑,火旺克金,當以保肺為主,清晨服此,能益氣而祛暑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