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下)第 5 頁
2.功能
(1)連接脊柱、產生運動 脊柱的椎體之間是靠椎間盤相連接。其運動與椎間盤的功能有關。在脊柱的各種運動中,椎間盤不僅變形,而且向運動的相反方向凸出。由于椎間盤的存在,使脊柱具有前屈、后伸、側彎、旋轉等多種運動功能。
(2)負重 當負重時,椎間盤依賴髓核的彈性、纖維環的張力和軟骨板的變形來適應。這些組織健全時,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而不受損害。根據人體試驗測定,當在肌肉松弛狀態下平臥時,腰部髓核壓力約為十二千克或略高。在直立時,壓力為十二千克加其平面以上體重的總和,即約為四十五到六十千克。當脊柱運動時,髓核可做為杠桿作用之支點,所受壓力更高;由前屈自然伸直時,壓力可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做劇烈活動或搬取重物時,其壓力一時可增至數百千克。尸體脊柱椎間盤測定證明,正常髓核能承受三百千克的壓力而不破裂,即每平方厘米可負重約六十千克。這些重力的作用主要是由上而下的垂直壓力,使椎間盤組織向周圍擴(散)展,當壓力解除后,由于其自身的彈性和張力而復原。
(3)吸收震蕩、保護中樞神經 由于椎間盤的存在,避免了椎體之間的直接磨擦和沖撞,人們在日常活動、勞動或生活中,不斷由外界傳入人體內的震動、沖擊力作用于脊柱時,椎間盤就象彈簧和橡皮墊一樣起到了緩沖外力吸收震蕩、保護中樞神經的作用,而不使機體造成損害。
【病因病理】
腰椎間盤突出的內因是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及解剖學上的弱點;外因則是進行損傷、慢性勞損,或受寒冷(涼)、潮濕的刺激等。其主要病理改變為纖維環破裂、髓核膨出和患椎骨凸關節錯位、椎間韌帶損傷、椎體旋轉、椎間孔的前后徑變狹,產生脊神經根受壓癥狀。如神經受壓長期得不到解除,則可出現損傷處的神經根變性,與周圍組織粘連在一起,同時可伴有腰臀部筋肉的代償性損傷。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