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下)第 2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常有腰部扭傷或慢性勞損的歷史,多發生于青壯年體力勞動者。
2.腰臀部疼痛或酸痛,常擴散至同側下肢膝平面以上,少數病例可竄到小腿(為非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腹壓增高時對疼痛毫無影響。個別病例可出現傷側股內收肌緊張、疼痛。
3.直腿抬高試驗可為陽性,但直腿抬高足背伸試驗陰性。
(二)診斷
1.原則 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2.施術部位 腰臀部及傷側下肢。
3.取穴 腎俞、壓痛點、環跳、委中、沖門等穴。
4.施術手法 推揉、彈撥、頓拉等。
5.治療時間及刺激量 每次治療二十到二十五分鐘。慢性損傷、體質較好者,手法刺激宜重;急性損傷,體質較差者,則宜輕手法施術。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