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下)第 4 頁
七、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本病的發生是由于腰椎間盤發生退變與外力損傷等因素,使纖維環部分破裂,髓核從纖維環的缺損處向外膨出,壓迫脊神經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一種臨床見病。多發生于青壯年體力勞動者。影響病人參加體力勞動和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椎間盤的構造與功能】
1.構造 正常人體的椎間盤共二十三個(第1、2頸椎間無椎間盤),位于兩個相鄰的椎體之間,保持著椎體間的互相分離,避免骨與骨之間的磨擦和沖撞。椎間盤由纖維環、軟骨板、髓核3部分組成,是一個富有彈性的軟墊,在充沛時期約占脊柱全長的四分之一。
軟骨板 由玻璃陽透明軟骨構成,在椎體上、下面各1個,構成椎間盤的上、下部分,與椎體緊密相連。幼年時期,軟骨板較厚,至周緣的骺環完全骨化與椎體融合在一起時,則軟骨板變薄,且凹陷于骺環之中。軟骨板的邊緣以纖維固定骺環之上。
纖維環 為堅韌的纖維軟骨組織,呈向心性分層排列。各層纖維呈三十度到六十度的交角,斜形連接于相鄰上、下兩椎體緣,呈格子狀。由于纖維環的環繞,將髓核固縮于中央。纖維環的外圍不僅和上下骺環連接緊密,而且與前、后縱韌帶相互愈著。
髓核 髓核由富于彈性而又柔軟的漿狀灰白色半固體物質構成,位于軟骨板和纖維中央。髓核本身有很大的張力,無一定形態,可隨著脊柱的運動而變形。早期,髓核的含水量約為百分之八十,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水分含量逐漸減少,成人的髓核與纖維環之間無明顯的分界,到了老年椎間盤完全變成象粥團樣的一個腫塊。由于椎間盤的萎縮,胸段脊柱的后凸明顯加大,形成駝背,脊柱長度縮短,身體明顯變矮。
椎間盤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致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按年齡可分為三期:1到二十歲為生長發育期;二十到三十歲為發育成熟期;三十歲以后為退變期。完全成熟的椎間盤,其軟骨板較薄,嵌于椎體的上、下面骺環以內;纖維環的張力大而有彈性。椎間盤借助于軟骨板的滲透作用與椎體進行液體交換,以維持其新陳代謝。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