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婦人以血為本第 2 頁
中醫關于血之生成理論,對婦科病治療實踐有指導意義。如血虛補血法,一治陽明,取水谷精微化血之意;一治少陰,取腎精骨髓化血之意。中醫補血取陽明而論,常用四君、六君、小建中湯,重用味甘之品,如飴糖、紅棗、黨參、黃芪、白術、白芍之類,有建立中焦之榮氣,補血之生化之源,為補血效方。如臨證治血少經閉,常以白術為君,合當歸、黃芪之類,使脾胃之氣充,則可陰血生,血旺則經調。補血治取少陰而論,如六味地黃湯,重用熟地,色黑入腎,配以他藥,為滋腎填精生血效方,而治療陰血不足、精血枯竭之癥。
血虛是婦科常見病因,血虛者,血的營養與滋潤功能不足。導致血虛的成因:一者耗血太多,如月經過多,崩漏,或孕期、產時、產后出血;二者生化不足,脾胃虛弱,血之源泉匱乏;三者腎精不足,精虧則血少。然婦人經、孕、產、乳,均以血為用,血虛則沖任血海不足。可見月經后期、月經量少、經閉、痛經、妊娠腹痛、胎動不安、滑胎、不孕、產后缺乳、產后身痛等,諸多婦科病。
沖任天癸對血的調節
《素問·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其清純津液之氣歸于心,入于脈變赤而為血,血有余,則注入沖任而為經水。經水者,陰水也,陰必從陽,故其色赤,稟火之色也。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說明了婦人經水與沖任二脈的關系。沖任二脈與督脈一源三岐,起于胞中,其在下腹部的循經路線,正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在的部位。故其參與婦人經、胎、產、乳的活動。
沖任二脈如湖澤一樣,有蓄存氣血之作用。故有“沖為血海”之稱,又稱其為“十二經脈之海”,可見其廣聚臟腑氣血。任脈為“陰脈之海”,有“任主胞胎”之論,其可總司精血、津液之一身陰脈。沖任二脈,調節著月經的生成,維持著婦人的生理功能。沖任二脈中尤以沖脈對婦人氣血的調節為重。沖脈上稟陽明,下吸少陰,合先后天兩者之精以為血海。故補沖之法,一取少陰以補精血,一取陽明資水谷之源而沖自旺。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