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婦人以血為本
中醫學術:婦人以血為本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婦人一生經、孕、產、乳的生理活動,均以血為本,又需耗血,故婦人之病,氣常有余、血常不足之特點。醫家李時珍云:“婦人,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此說揭示了婦人以血為本之論。婦人血虛,常致沖任不足,而經、孕、產、乳諸疾生也。《景岳全書·婦人規》指出:“婦人所重者在血,血能構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以經候見之,欲治其病,惟以陰分調之。”強調婦科病,需時時顧護陰血。治療之時,常以血藥為主,直接養血補血。上論道出了婦科病從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都需重視婦人以血為本的原則。然婦人之血,宜盛不宜衰,宜活不宜瘀,宜通不宜塞,宜平和不宜寒熱,宜調養不宜克伐。這一切均為診治婦科疾病之總則。
重脾腎以充血源
《內經》云:“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此乃水谷精微化生營血之義。《靈樞·癰疽》篇也云:“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均明示脾胃為后天之本,血之化生之源,其主運化,生血并統血。故脾胃健旺,則血循以常道,血旺而經調。且陽明胃乃水谷之海,屬多氣多血之腑。陽明經與沖脈會于氣街,而有沖脈隸于陽明之說。胃中水谷盛,則沖脈之血盛。沖為血海,為婦人血之要沖,通盛則月事以時下,經、孕、產、乳正常。故薛立齋曰:“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腑,在婦人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補脾和胃,血自生也。”
腎者主骨,生髓藏精,精血互化。《素問·平人氣象論》云:“臟真下于腎,腎藏骨髓之氣”,《靈樞·五癃津液別篇》也云:“五谷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陰股。”揭示了骨髓受養于后天,以其所藏,俸其所生,故脾之精微與腎之精不竭,則合化為血而無窮。此說也闡明了腎精可以化血,如少陰腎發生病變,則必致血生障礙,故《素問·刺腰痛》指出:“足少陰令人腹痛,痛利脊內……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正是此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