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從肝論治慢性咳嗽第 2 頁
另外,咳嗽日久必然出現肺氣虛,肺氣虛則主氣司呼吸、主治節的功能減弱,全身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范圍和程度減弱,氣虛則氣機運行不暢,氣虛而滯,氣滯而郁,也會影響到肝的疏泄氣機的功能,從而導致病情惡化或遷延難愈。氣郁是氣虛的結果,也是病情反復、傳變的病理關鍵。
“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五臟六腑的病變都可以引起咳嗽,《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對“五臟咳”有著具體的描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咳則心痛”、“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等癥狀都有著共同的特點:氣機郁滯不通,不通則痛。
“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三焦是人體水液代謝的主要場所,也是人體氣機運行的主要通道,慢性咳嗽傳變至三焦是肺氣逆亂日久導致全身氣機郁滯不通的結果。由于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以及足厥陰肝經密切相關,所以遷延不愈的咳嗽也需要疏理三焦氣機、調暢肝氣。小柴胡湯是疏利少陽三焦氣機的經典方劑,其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四逆散是調和氣機的名方,其原文“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四逆散主之。”二方都提到治療“咳”,這說明疏利少陽三焦經氣機治療慢性咳嗽具有理論基礎和方藥基礎。
對這兩段經文的分析我們發現,慢性咳嗽由肺臟本身到“五臟咳”、“三焦咳”,都包含著“氣郁”的因素。所以說“氣郁”是慢性咳嗽的一個很重要的病理因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