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對中醫醫德的影響第 9 頁
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在其所著《洗冤集錄》中就指出,從事法醫的人必須嚴肅認真,具備高度負責的精神。對于死傷人命必須親臨現場親自勘驗查看,決不能嫌臟怕臭。如果玩忽職守,就會出冤假錯案。他說:“倘檢驗不真,死者之冤未雪,生者之冤又成。因一命而殺兩命、數命,仇報相循,慘何底止。”他告誡有關辦案人員:“尸格挨次親平填注,不得假手吏胥。切勿厭惡尸氣,高坐遠離,香煙熏隔,任聽忤作喝報,吏胥填寫,以致重報輕,減多增少。”(《洗冤集錄義釋》,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因為宋慈每遇死傷疑案必親赴現場認真勘驗,積累下豐富經驗,加之鉆研歷代有關法醫學著作,編成傳世之作《洗冤錄》。后人認真研讀,不知避免了多少冤錯案件。
徐春甫之《古今醫統大全》記載北宋名醫唐慎微“精于醫藥之學,治病百不失一”。“凡以病求診,不分貧富,召之必往,寒暑風雨不辭。”他治病“不取一錢,但以名方秘錄為請,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經史諸書中,得一藥名,一方論,必錄以告。”因此也收集不少民間單方驗方。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既治愈了大批病人,也積累了大量醫藥素材,后來編成30卷60多萬字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其中收藥1746種,列附方3000首。
“盡心盡責而活人,竭誠敬業而輕名利。”這正是歷代大醫職業道德的確切寫照,同時,也從一個社會層面反映出儒家仁愛忠義思想在社會生活中的深刻影響。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