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對中醫醫德的影響第 7 頁
盡職盡責 竭誠敬業
在儒、釋、道三家中,其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儒家的積極入世,他們為國為民,認真負責,鞠躬盡瘁。真正體現了盡職盡責、竭誠敬業的精神。
“敬業”一詞最早見于儒家經典《禮記·學記》,其文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其后又引《尚書·兌命》文,“敬遜務時敏,厥修乃來。”重申敬業之義。
實際上,《論語》上就記錄了不少孔子師徒關于敬業的言論。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這是講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內容之一就是替別人謀劃干事能否竭誠盡忠了。再如,“?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再如“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顏淵》)“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在《論語·季氏》篇中之“九思”章中,孔子特別提出“事思敬”,其意就是強調辦事情務必注意敬慎。孔子不僅這樣教導他的學生,而且他自己也是這樣行動的。據《孟子·萬章》記載:“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而已矣。’”《史記·孔子世家》亦記載孔子,“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為高蕃息。”
《論語·鄉黨》篇也記錄下不少他為魯國官員時的史料,從一個側面亦能反映他的敬業精神。“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平,衣前后,襜如也。趨近,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也。’”
在孔子弟子中,不乏敬業者,而子路則堪稱典范,因為他是“以身殉職”者。公元前481年,衛國發生內亂,當時子路正擔任衛大夫孔悝的邑宰。當子路聽說孔悝被劫持時,便不顧個人安危,奮而挺身救難。在路上遇到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羔,子羔勸其“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而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混戰中,終被剁成肉醬(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可謂“以身殉職”、“殺身成仁”者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