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對中醫醫德的影響
中醫視點:儒家倫理對中醫醫德的影響 孔令儉 畢允利 王安莉 山東省曲阜中醫藥學校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中醫藥思想中,“仁”結合中醫職業特點,不僅形成了“醫乃仁術”、醫乃“救人生命”技藝的觀念,更形成了醫者行醫時必須恪守的“醫德”。
•儒家非常重視人們道德的修養,這種理念深刻地影響了兩千多年來醫學倫理與醫者德操品行的形成與發展,以至于形成了“為醫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信條。
•在儒家重學、好學、樂學、勤學的學風熏陶下,中醫醫德中也形成了自己重學、好學、樂學、勤學的優良作風與傳統,這在中醫史上可謂比比皆是。
•在儒、釋、道三家中,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儒家的積極入世,他們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竭誠敬業。而“盡心盡責而活人,竭誠敬業而輕名利”也是歷代大醫職業道德的確切寫照。
“醫乃仁術”,這是兩千多年來對中醫醫德最集中,也是最深刻的概括。這一命題得到歷代醫家的認同,并付之于實踐,典型地體現出以孔子仁學思想為基礎的儒家學說對中醫藥倫理思想的深刻影響。在《黃帝內經》里中醫倫理思想也非常豐富;可以說,在儒家學說影響下形成的中醫藥倫理思想,正是由《黃帝內經》中的醫德論述所奠定基礎的;并在醫者們的實踐中不斷得到深化和豐富,最終形成完整的醫德體系。筆者試從以下方面簡而言之。
仁者愛人 博施濟眾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叭收邜廴恕保谌寮铱磥斫^不僅僅是指“愛”的行動,“仁”是做人的原則,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華夏大地真可謂“仁澤廣被”。中醫藥思想中,“仁”結合中醫職業特點,不僅形成了“醫乃仁術”、醫乃“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一門技藝,更形成了醫者行醫時必須恪守的“醫德”。
“人命關天”在中醫中是最基本也是最樸素的觀念。戰國時期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保ā盾髯蛹狻ね踔啤罚端貑枴毭握摗芬裁鞔_提出:“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彼运筢t者“預救生靈”、“預濟群生”、“與民為病,可得先除”。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