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
中醫視點:標準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 劉佳佳 李桂蘭 郭義 陳澤林 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標準化研究所
•中醫藥標準是體現中醫藥學術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并在促進學術進步、推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可以克服傳統中醫醫療服務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確保患者安全,維護患者權益。
•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有利于促進中醫藥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更好地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
標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技術基礎,是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秩序和生產生活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全面推動中醫藥標準化是大勢所趨,必將深刻影響中醫藥發展。中醫藥標準化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運動,對引領和支撐新時期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標準化是學科學術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之一。中醫藥標準是衡量中醫藥學科成熟度、體現中醫藥學術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并且在促進學術進步、推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標準為創新夯實基礎,創新則為標準開辟道路。創新要在現實情況下,也就是現行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打破原構架,對標準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對標準進行相應的修訂,使其適用性更強。中醫藥標準的研究制定、實施、修訂、再實施、再修訂的不斷循環的過程,就是中醫藥繼承創新不斷進步的過程。
從古至今,中醫藥的學術發展可以說是在對中醫藥標準的制定、實施、修訂、再實施、再修訂的過程中不斷傳承鞏固下來的。經典中醫文獻在我國歷史上也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整理、修訂和保存,其中不乏對于教育、操作技術以及行業管理等方面的細致論述,全面展示出當時的醫療特點及水平。如《傷寒論》作為中醫四部經典之一,就記錄了所處時代的臨床診治規范。
GB/T 20000.1-2014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中提到“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科學技術想要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來服務人民,需要通過一個技術統一的平臺,將科學技術引進并傳播到生產生活領域,這就需要標準化過程,匯集全行業專家智慧,展示最新學術進展,再從專業角度廣泛獲得認同,使其具有可應用性。在這樣反復的研究、整理、提煉的復雜過程中不僅展示出標準化的嚴謹性和共識性,更充分表現出標準化是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