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與生命的本質第 6 頁
中醫將人的生命系統劃分為“精、氣、神”三個方面。《淮南子》說:“形者,生之舍。”“氣者,生之充。”“神者,生之制。”又說:“神貴于形也。”“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原道訓》《詮言訓》)大體說來,形為生命之承載,精為構成形體的基本物質;氣為生命之基礎,指的是生命功能和信息;神為中樞調控,包括自組織程序和主體意識。
中醫學認為,形與神俱,神主形從,才可能健康長壽,故提出“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粗守形,上守神”的主張。
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的實質是晝夜四時。晝夜四時所演奏的則是天地宇宙的時間節律和自然生化。
可見,中醫學正是從時間整體和自組織行為的角度來探察和體驗人的生命。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醫學對生命的理解,比之從“唯物質”觀念出發,將生命視為“蛋白體的存在方式”、“細胞的聯合體”、“遺傳分子的自我復制”等說法,更全面、更接近生命的本質。而且,惟有走時間整體之路,才有可能深入、準確把握生命的規律。
辨證論治體現了生命規律和生命智慧
與唯物論直接相關,一些人還批評中醫理論沒有建立明晰的因果關系,因而宣判中醫“不科學”,是“偽科學”。其實所謂建立明晰的因果關系,尤其對于復雜性系統,這種要求本身正是還原論的表現。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