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發展應汲取術數學精華第 3 頁
我們不妨把古今《周易》術數類文化對疾病病因的認識、診斷和治療的經驗和方法稱作“易醫”。正如上所言,“易醫”對疾病的認知和治療上,涉及到傳統文化中的許多術數類學科,當然這些學術經驗的科學性需要當今主流中醫學者的長期臨床驗證和篩選,并總結經驗。
同時這些學術經驗散在于古今歷史長河中,往往精華與糟粕并存。在確立以傳統中醫為學術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如何從良莠不齊的術數類文化里挖掘出寶貴的學術經驗,吸收精華,遺棄糟粕?如何充分利用中國傳統哲學的“符號語言”在傳統文化各領域中的通用性和全息性,與傳統醫學精密聯系在一起,彌補傳統中醫學對疾病認知和治療的單一性等不足,開闊其在疾病辨證哲學思維上的新思路,發展壯大傳統中醫學,為廣大群眾的健康服務?這無疑成為當代中醫人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可見,實現“易學”、“易術”和中醫的再融合,形成新的“易醫”學科,有賴于中醫界在未來中醫辯證哲學思維方式的發展和創新。實現這一目標是任重而道遠的,它不僅需要有自主創新的勇氣和膽略,更需要當代中醫人有大智慧和大志向。有了為醫學獻身的大志向,才會下決心去排除萬難,開拓進取;有了廣泛汲取術數學科中“易醫”類營養的大智慧,才能創新和發展傳統中醫,實現振興中醫、拯救蒼生的偉大使命。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