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把中醫學稱為“傳統醫學”
中醫視點:不能簡單把中醫學稱為“傳統醫學” 曹洪欣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羅衛芳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
●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逐漸確立了在中國醫學界的主流地位后,中醫學被冠名為“傳統醫學”,使以西方科學標準作為唯一的“普世”性標準對中醫進行質疑、改造的行為合理、合法化,促使中醫迷失主體,放棄自主發展。同時,“傳統醫學”的稱謂還會淡化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的事實,不利于我國在國際上表明對中醫學所屬權的立場。
●中醫學種種“先進”的特質及在現代診療中的實踐優勢充分表明,中醫并非輸在技術競爭的戰場上,而是輸在意識形態的戰爭中。意識形態之戰勝敗的關鍵在于話語權的爭奪。對“傳統醫學”稱謂提出質疑,反映了中醫界自主發展意識的覺醒,以及爭奪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的勇氣。
●中醫學的“正名”可作為中醫界乃至文化界開展思想運動的契機。通過這一思想啟蒙運動,破除“西方中心論”主導下的霸權話語系統,打破西方科學方法的“普世”性神話,系統弘揚“中國模式”的中醫學發展方式,為中醫學在未來的生存與發展,以及中醫在我國醫藥衛生領域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鋪平道路。
中醫學起源和發展于中國,是中華民族研究人體生命過程以及維護健康、抵御疾病的科學。中醫學蘊涵著豐富的中華優秀文化,是人文與生命科學有機結合的系統整體的醫學知識體系。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領域。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逐漸確立了在中國醫學界的主流地位后,中醫學被冠名為“傳統醫學”。這一稱謂逐漸得到學術界的認同,并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傳統醫學”劃清了中國醫學與西方醫學的界限,也悄然界定了這兩種醫學的定位。這種界定促使中醫學不斷放低姿態,逐漸失去在中國醫學領域的主流地位。
“傳統”的復雜內涵
近現代以來,“傳統”一詞已不單純指“沿襲已久”或一個民族“固有的”事物,而被賦予了更為復雜的內涵。《現代漢語詞典》中,“傳統”的含義有:①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如文化、制度、思想、道德等;②用來形容“世代相傳或相延已久,并具有特點的”事物;③守舊,保守。前兩種含義反映了中醫學的部分特征,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其中的“傳統”,指的是前兩種含義。然而,“傳統”的第三個含義則成為中醫學被“矮化”、甚至被置疑的根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