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一節 頸、背部病癥第 6 頁
其它附助檢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診斷。如肌電圖、心電圖、腦電圖等。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X線片的提示和其它項目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一般不難做出診斷。但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脊髓型頸椎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頸段脊髓腫瘤 病人可有頸、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側上肢為下運動神經元性損害(出現軟癱),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性損害(出現硬癱)。癥狀逐漸發展到對側下肢,最后到達對側上肢。受壓平面以下感覺減退及運動障礙的情況,開始為布郎篩跨氏綜合征的表現(在脊髓半側損害時,傷部以下對側痛覺、溫覺消失),逐漸加重,最后呈現脊髓橫貫性損害的現象。鑒別點:1.X線平片顯示椎間孔擴大,椎體或椎弓破壞;2.脊髓碘油造影,可顯示梗阻部造影劑呈倒杯狀,脊椎穿刺奎氏試驗陰性;3.在完全梗阻的病例,腦脊液呈黃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2)原發性側索硬化癥 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神經系統疾病。當其侵犯皮層脊髓運動束時,表現為雙側椎體束受損,肌張力增高,淺反射顯示,多為其它硬化癥的前驅癥狀。鑒別點:1.無感覺障礙;2.腰穿奎氏試驗通暢;3.脊髓造影無梗阻現象。
(3)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也是一種致病因素尚未明確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為腦運動核、皮層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細胞受損害的疾病)。多發生于中年人的頸膨大部,起病緩慢。主要癥狀是:1.上肢肌肉萎縮性癱瘓,小肌肉受累尤著,手呈鷹爪形。這是因為脊髓前角細胞受累所致;2.下肢呈痙攣性癱瘓,腱反射活躍或亢進;3.病變發展到腦干時,可發生延髓麻痹而死亡。鑒別點:1.無感覺障礙;2.脊髓造影無阻塞現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