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淺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第 4 頁
臨證中,氣病生痰有虛實寒熱之分,虛則濕運無力,津聚成痰,實則氣機壅滯,津停為痰,“茍氣失其清肅而過于熱,則津液受邪火煎熬,轉為稠濁,或氣失其溫和而過于寒,則津液因寒積滯,漸至凝結,斯成痰矣”。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還須按辨證論治的原則,求氣之虛實寒熱而治之?傊翁狄艘灾螝鉃橄,在治氣的同時,還須依據痰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方藥。若治痰與治氣二者配伍得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古今醫家皆重視痰飲治本的問題,意識到攻伐雖有一時之效,但也流弊不少,何況一旦濫用,正氣削弱,難以恢復,患者因此而不起!臨證指南醫案》指出:“古人不究標本,每著消痰之方,立消痰之論甚多。后人遵其法而用之,治之不驗,遂有稱痰為怪病者矣。不知痰乃病之標,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則不消痰而痰自無矣。”行氣、理氣應視為治痰的基礎,如嚴用和指出:“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彼灾斓は赋觯骸吧浦翁嫡,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逼渲小安恢翁刀螝狻币徽Z,實為治痰之妙諦。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