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論診絡脈第 4 頁
小兒食指絡脈
即診察小兒食指掌面表淺絡脈。古稱小兒指掌面絡脈為指紋。小兒皮膚薄嫩,指紋比較明顯,診指紋對三歲以內的小兒有重要意義。此法始見唐代王超《水鏡圖訣》,是由《內經》診魚際絡脈法發展而來。主要觀察指紋顏色、形態和充盈度。正常指紋絡脈色澤淺紅,紅黃相兼,隱于風關之內。疾病情況下,指紋浮現,多屬表證;深沉多屬里證。色淡多屬虛證、寒證,紫紅多屬熱證,青紫可見驚風、風寒、痛證、傷食、風痰等,黑色多屬血瘀。指紋見于風關,即第一指節,示邪淺病輕;伸至氣關,即第二指節,示邪深病重;延至命關,即第三指節,則病勢危重;若直達指尖,稱透關射甲,病更兇險,預后不佳。形態為單枝、斜形,多屬病輕;彎曲、環形、多枝、多屬實證病重。因此,指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疾病性質和輕重。
診絡脈是中醫學診斷部分的特色內容,具有重要臨床實用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應用診絡脈法時,還需綜合其他診法四診合參,全面掌握臨床資料,才能確診無誤。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