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李時珍防治老年病思想論要第 2 頁
肺氣既易衰損,則其為病用藥,不可大寒復損陽氣,老人尤須審慎。如石膏辛大寒,善清肺胃之邪熱。李時珍說:“若衰暮及氣虛血虛胃弱者,恐非所宜。”(卷九·石膏)衰暮之年,肺氣已衰,胃氣亦弱,即令病熱,若不慎用寒涼,必犯虛虛之戒。他還舉例說:“廣濟林訓導,年50,病痰嗽發熱或冷,單服石膏藥至1斤許,遂不能食而嗽益頻,遂至不起,此蓋用藥之瞀瞀也”(引同上),此例顯系過用大寒,傷損肺胃陽氣,乃至病篤而亡。
益元氣,升脾陽,培養后天
李時珍對東垣醫學有深刻研究,很重視脾胃陽氣的升發作用。認為老年脾胃元氣的衰減主要表現在升發功能的不足上。他說:“大抵人年50以后,其氣消者多,長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氣多而春夏之氣少!(卷十三·升麻)老人常見脾胃元氣不足,陽氣下陷諸癥。如神疲目暗,氣短懶言,四肢乏力,納食不健,食入運遲,腹脹腸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等。治以益氣健脾的同時,必須引陽明清氣上升,注重升其中陽。清陽上升,則陰火戢斂;胃陰不為火灼,脾陽不為濕困。故老人元氣虛餒,視同饑飽勞役內傷元氣,而倡用益氣升陽之法。方如升麻葛根湯合四君子湯加柴胡蒼術黃芪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