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久病重病當辨奇經第 5 頁
疑難重癥,參諸奇經
在一些復雜的疑難病證中,常出現多種癥狀,有時一些癥狀與正經混同,按常規治法不奏效。如崩漏不止,用調理脾胃藥及止血藥不效,用升舉督陽,攝納沖氣等法,不治脾胃治奇經,往往獲效等。
詳察病位,循經辨證
奇經八脈循行部位,與人體脊,膂,膝,尻等有密切關系,當奇經萎弛,失去約束和統攝之功,就會出現肢節痿軟,酸楚,痛墜,牽制,麻木等癥狀,或頭重脊痛,尾閭痛連脊背,佝僂形俯,筋弛骨痿等不一而足。一般來說,以步態為主者,多責之蹺、維二脈;腰酸髀痛為主者,多責之沖,任,帶脈;背痛佝僂為主者,責之督脈。其他還有如因沖任循腹上行,沖氣由少腹貫心,心下痞結或少腹積聚,與沖任二脈有關;帶脈圍腰一周,腰痛下冷,久遺久漏是帶脈病。陽維、陽蹺行于身側,陰維、陰蹺由大腿內側循腹上行,寒熱不調,步態不正,痿痹無力,心痛等,責之蹺維。總之,奇經病變有獨特的表現,應善于對證候歸納和鑒別。
審視整體,結合奇經
各種致病因素,使奇經八脈受損,可表現在奇經八脈循行部位及獨特生理功能出現一系列病理表現。由于八脈間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因此奇經病變常具有見癥繁多,病情復雜,一癥多因等特點。既有本經之病,又有相關密切的奇經與臟腑合病或并病,臨證應細心分辨。
中醫五絕網摘自《中國中醫藥報》久病重病當辨奇經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