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久病重病當辨奇經
中醫學術:久病重病當辨奇經 秦淑芳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關鍵詞:奇經八脈 辨證 奇經
奇經八脈學說自古迄今,一直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內經》以來,歷代醫家論著雖代有疏發,但多散在而不詳,一些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把奇經理論歸屬為十二經或臟腑理論的從屬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藥方面的具體運用,均概寓于臟腑,尤其是肝腎之中,使奇經理論似成虛設。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韓冰認為,奇經八脈理論本身具有明顯的獨立性,應該從依附于十二經、臟腑的從屬地位中相對獨立出來,并試圖通過整理歷代醫家有關奇經八脈的理論及臨床運用,就奇經的理論特征,及其與臟腑、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臨床辨證立法,遣方用藥等問題,做一較系統的整理、分析,進而探討與中醫婦科理論的相關性。
相對獨特的理論特征
奇經八脈學說與中醫基本理論有共同規律性的東西,如陰陽平衡,氣機升降,經脈虛實,又具有自己相對獨特的理論特征,簡要可以歸納為6個方面。
奇經八脈是人體四維結構系統
四維結構是指在空間的物體,除了具有長、寬、高三個空間量組成的三維結構外,再加上無窮連續流逝著的時間,就構成了四維結構,它是一種時間空間結構。奇經八脈在人體中居四維結構系統中,八條經脈有各自獨特的分布區域,呈前后、左右、縱橫交錯行于人體之中。若將人體以橫縱坐標為軸,則沖脈在坐標系中為縱軸,它由頭至足,貫串人體,導氣而上,導血而下,為經脈之海。沖脈之后為督脈,督脈行于脊中,總督陽經,為陽脈之誨,沖脈之前為任脈,任脈行于胸腹正中,任受一身之陰經,為陰脈之海。帶脈在坐標系中為橫軸,它環身一周,總束諸脈,使不妄行。陰陽二維脈,維絡諸陰諸陽經,似網絡一樣,為一身之綱維。陰陽二蹺脈,皆起于足跟,行身之左右,而管理同側的經脈。這樣,奇經八脈系統從更高的層次,對十二經脈進行聯系、總管、組合、調節,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