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從中醫學看基因決定論第 3 頁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天年,指稟賦的壽命。沒有多少人會奢求“盡終其天年”,因為很難做到“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對于稟賦的天年我們無法得到,對于稟賦的基因中提示的疾病,我們就一定會獲得嗎?如果以健康為目的,主動地將身體調整在較好的狀態,基因中的疾病易感性便沒有表達的機會。
很多的疾病呈家族性,也成為基因決定疾病的佐證。實質上遺傳因素只是增加患某病的風險、幾率,并不意味著家族中很多人患某病,其他家族成員就一定會患此病。很多疾病的家族聚集現象,其實跟一個家庭相同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因此,有家族疾病史者,應反思家庭環境及生活習慣中的有害因素,堅持以健康為目標調整自己的身心,讓家族疾病譜成為警鐘,而不是增加自己的思想負擔。對于有遺傳傾向的復雜疾病,筆者提供的治療策略是“治療—自療—自愈”。這種策略中不僅有治,更有防患于未然的成分在內。對于其家族成員,照著策略中“自療—自愈”做,便可以收獲健康,同時起到防止遺傳傾向變為疾病的作用。
理性對待基因的作用
2010年12月1日《健康報》“后基因組時代——期待基因功能解讀”一文報道:“英國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件,一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被自己的父親帶去做乳腺摘除手術,因為父親通過家族史分析以及基因檢測,發現女兒可能會患上乳腺癌,這在當時的英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基因檢測……是一種概率統計、風險評估,要理性科學地對待和干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