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從中醫學看基因決定論第 2 頁
基因治療不容樂觀
把基因看作是一枚種子,有很多人便心生幻想,是否可以把種子挖掉,這樣便可以高枕無憂,絕對不會得某病了呢?這實質是一種誤解。除了很少的單基因遺傳疾病外,大多數常見病、多發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腫瘤等都是多基因疾病。如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約60種,銀屑病易感基因近20種。處理一種基因已經是不現實的,處理多種基因就更加不現實,況且還有更多的相關基因尚未被發現。筆者將多基因疾病的發病比喻為做鞭炮和放鞭炮的過程。各種基因分別充當火藥、紙、藥捻等的角色。如果這些做鞭炮的原料只是處于散放狀態,它就止于基因,不會形成鞭炮。不正當的生活習慣是鞭炮原料的組合過程,鞭炮形成了,就由散放的基因狀態變成隨時可以被激活的夙因狀態。有了夙因,只要出現隨機的誘因,多基因就會被激活、形成疾病。“多基因”是應當坦然接受的現實,誘因具有無法避免的隨機性,只有夙因是可控的。不正當的生活方式是形成夙因的罪魁,這也是目前很多復雜疾病都被稱為生活方式病原因所在。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比起依賴基因研究的進步來,要經濟的多,也現實的多。相對于基因的探討,中醫更關注人體的土壤,這對于人類的健康更具現實意義。
“先天不足后天補”
中醫有句俗語叫做“先天不足后天補”,這句俗語已經深入人心。這句俗語使大眾更安心地接受自己先天的稟賦,而積極地以后天的努力發揚稟賦中好的一面,小心地避免壞的一面。這種理性的態度是值得鼓勵的。而把“先天”的表達方式換作“基因”就會帶來恐慌。其實,基因即是“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靈樞·壽夭剛柔》)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只代表生之前的稟賦,并不能決定一生的健康狀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