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黃芪功效釋義第 2 頁
“癩疾”多指麻風病,顧名思義,麻風病與風相關。所以,“大風癩疾”說明黃芪能夠治風。這種風既包括外感風邪,也包括腦血管病之中風。衛氣虛弱,肌表不固之惡風、自汗等,黃芪配伍白術、防風即組方玉屏風散,能夠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針對腦血管病之中風,王清任創補陽還五湯,重用黃芪四兩為君,大補元氣,以促血行,臨床極為常用。
筆者岳母年60余歲,胖而肌肉松弛,平素多汗,怕熱,胃口一直很好。醫院檢查示有冠心病、頸椎病、腔隙性腦梗死等。近年來為頭暈所困,為治頭暈,看遍大小醫院乃至個體診所,服遍治療上述疾病的中成藥、西藥無數,但終不見好。恰逢讀黃煌教授的《張仲景50味藥證》一書,思岳母為黃芪體質,用黃芪類方可否?遂疏補陽還五湯原方5劑,勸其服用一試,大效,又進5劑,多年頭暈向愈。現已2年余,頭暈幾不再作。診后思考:本方有效的原因在于體質用藥,還是另有他因?現在想來是不是補陽還五湯治療腔隙性腦梗死有效,是小中風也。
黃芪治大風張錫純也有論述:“《神農本草經》謂黃芪主大風者,誠有其效。”《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在奉天曾治一婦人,年近三旬,因夏令夜寢當窗,為風所襲,遂覺半身麻木,其麻木之邊,肌膚消瘦,浸至其一邊手足不遂,將成偏枯。其脈左部如常,右部則微弱無力,而麻木之邊適在右。此因風襲經絡,致其經絡閉塞不相貫通也。不早祛其風,久將至于痿廢。為疏方用生箭二兩,當歸八錢(用當歸者取其血活風自去也),羌活、知母、乳香、沒藥各四錢,全蝎二錢,全蜈蚣三條。煎服一劑即見輕,又服數劑全愈。此中風能成痿廢之明征也。”
陳富山認為:黃芪為補氣要藥,《神農本草經》云能治“大風癩疾”,遂重用黃芪,配伍養血和營之品,治療頑固性老年皮膚瘙癢癥收效甚佳。共治療11例,男9例,女2例,年齡55~74歲,病程6個月~4年。均經西醫皮膚科確診,服用多種西藥及外涂多種藥液乏效。治以益氣養血,和營祛風。基本方:黃芪6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熟地黃20克,制首烏20克,丹參10克,蟬蛻10克,白蒺藜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效果不顯者,黃芪可漸加量至100克,1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7例,顯效3例,無效1例。(中醫雜志,2000;6:331)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