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不安”的兩個涵義
范鐵兵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素問·逆調論》,為《內經》引用《下經》的原文。多數注家認為“臥不安”是指“睡眠不安”、“失眠”,也有部分醫家認為“臥不安”是“不能平躺”、“平躺不安”之意。筆者認為實際上“臥不安”包括“睡眠不安”、“平躺不安”兩個涵義。
“臥不安”指“睡眠不安”、“失眠”
《靈樞·淫邪發夢》有“臥不得安而喜夢”的記載,此句“臥不安”后言“喜夢”,因此“臥不安”是“睡眠不安”之意。《靈樞·營衛生會》云:“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氣受,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前后文聯系,“夜半”、“平旦陰盡”,可知這里的“臥”指睡眠。《靈樞·大惑論》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留于陰也久,其氣不清則欲瞑,故多臥矣。”此處“多臥”因“留于陰也久,其氣不清”所致,故“多臥”指“嗜睡”之意。另有記載:“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脈盛,不得入于陰則陽氣虛,故目不得瞑矣。”此處“不得臥”是因為“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即“陽不入陰”,故在此指“失眠”而言。《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指出:“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亦言“不得臥”是“睡眠不安”之意。
“臥不安”指“不能平躺”、“平躺不安”
《素問·逆調論》原文中言“胃不和則臥不安”主要是討論逆氣的病因病機。該段原文為“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縱觀全段原文,主要是討論逆氣的各種情況,其中有陽明氣逆所出現的“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肺之絡脈氣逆所出現的“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腎水上迫于肺所致的“不得臥臥則喘者”。而《內經》引用《下經》原文“胃不和則臥不安”主要用來解釋“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這段話的,并沒有和睡眠發生聯系,因此將“臥不安”理解為“不能平躺”、“平躺不安”更近原意。
此外在臨床上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胃氣不和,宿食內停導致脘腹脹滿,睡眠不安或難以入睡者;胃氣不和,氣機上逆導致不能平躺或平躺不安者,如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噯氣往往使病人難以平躺。
針對“臥不安”一詞多義的現象,我們在研讀古籍時應針對具體的語境,前后文相聯系,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釋義。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