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朝百脈:百脈之氣朝于肺第 2 頁
此外,“朝”還有會聚、會合之義,如《素問·六元正氣大論》“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是言支物聚于總處之義。據此,筆者認為“朝”為“朝會、會聚、匯合”之意。
“百脈之血朝于肺”說法有誤
“百脈之血朝于肺”的說法與五臟分屬功能相矛盾
中醫經典理論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而不主血藏血,肺通過主氣而作用于血,無會聚百脈之血的功能。《素問·五臟生成篇》“諸血者,皆屬于心;諸氣者,皆屬于肺”。《素問·調經論》“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難經·四十二難》“脾裹血,溫五臟”。《素問·痿論》“沖脈者,經脈之海也”。可見血乃由心所主,肝所藏,脾所統,并與沖脈等有關。全身的血脈均為心所主,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液的運行又依賴于其推動而運行至全身。
肺主一身之氣,調節全身的氣機,所以血的運行亦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與調節,而肺對血沒有直接作用。自古至今,中醫臨床上論血證之病機,每提心、肝、脾,而不涉肺,源于肺的功能總與氣、水相關,與血沒有直接的聯系,只是通過氣的作用間接聯系于血。《素問·經脈別論》中“肺朝百脈”的理解,筆者認為是“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即飲食之氣首先進入胃中,然后水谷精微之氣歸于心,滋養百脈,百脈的精氣流入大的經脈后會聚于肺,再輸布于皮毛。從此段文句可以看出,“肺朝百脈”為“經氣歸于肺”的互文,用以說明“經氣歸于肺”的文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