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居經與避年第 2 頁
病因病機
居經之病機與月經后期基本相同,居經又多可轉化為避年。中醫學認為“經本于腎”,臨床以腎虛者為多,其次也可見于血虛、血寒及痰濕。《沈氏女科輯要》認為是體弱血少之故。《濟陰綱目》則認為是氣血俱虛之故。《坤元是保》又提出了“婦人肥胖,經成二三月一行,疾氣盛而驅脂,閉塞經脈也”。《傅青主女科》說“夫經本于腎,其流五臟六腑皆歸之”,又云“虛后期而來少,血虛而不足”。以上論述說明,腎虛、血虛、血寒、痰濕與居經、避年有關。
現代醫學認為,居經、避年屬月經稀發之類。月經稀發與閉經的原因大多是相同的,即與腦垂體、卵巢、子宮及甲狀腺、腎上腺等機能活動有關。而居經、避年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不足所致。發育不全的卵巢,對于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缺乏正常的反應,因此不能分泌適量的雌激素及孕酮,而使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變化。這種人常見月經稀發或初潮較晚,提示多有卵巢功能低下。月經初潮后,卵泡發育遲緩,延期排卵,則多見月經稀發,其時間長短不一,若每三月一行經,則為居經,一年一行經則稱避年。
臨床診治
居經、避年常發生于青春期及婚前者為多,常提示腎氣未充。其多有明顯的自覺癥狀,脈象平和。但大多數第二性征發育較差。婚后不育往往是其就診的主要原因。
中醫學認為,居經與避年是可以生育的。但在臨床中,婚后數年不生育者,患居經、避年者仍為常見。故可以說居經、避年影響生育。但患居經、避年者一旦懷孕,經胎產、哺乳后,常可月經盈月而至。所以有醫者稱,居經、避年者產后已病除。這可能是卵巢功能恢復正常之故。
居經、避年患者,如經合理的治療,若月經能應時而至,受孕機會能大大增加。實踐證明,經治療后絕大部分均可受孕,久治不愈者屬少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