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納子法理論探源第 4 頁
十二經脈與十二地支相配原理
《內經》中有關天人相應、經脈氣血流注、針刺須候氣逢時等學說,為子午流注的按時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揭示了人體受季節更替、月虧月盈、日光強弱等外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多種有關節律性的變化。這一重要的調節適應系統就是經脈及其在經脈中運行著的氣血。
首先要從“寅”說起,甲骨文的“寅”字有繁簡兩款(見圖4):
圖4
其一,上部如同箭矢之形的符號,表示臍帶聯接的方向,下部的符號“文”則表示母親產門,中間的“口”表示產門的內外。三形會意用來表示胎兒產出后,胎盤尚未產出,仍依賴臍帶牽連著的情景;其二,上部的“三角”乃是胎盤,中間兩邊各有一手,表示小心翼翼接引胎盤的下落,其本義為“導引”胎盤出降。金文也有繁簡兩款:一款刻意繪出了胎盤的形狀;另一款秉承甲骨文,卻將兩手合并,但仔細觀察,甲骨文的形義在此仍很明晰。小篆承接金文,上部訛變后,演變為 。楷書承接小篆,雙手之形發生訛變,寫為“寅”。
所有的胎生動物,其胚胎都依賴臍帶與胎盤相連。分娩時,包在胎兒外面的膜先破裂,羊水流出,接著胎兒出世。由臍帶引導胎盤的出降,“寅”字引申出恭敬迎接之義。如《尚書·堯典》中的“寅賓出日”,即上古先民恭敬肅穆迎接太陽的升起。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