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納子法理論探源第 2 頁
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次序原理
將后天八卦進行五行配屬,即震、巽屬木,包括足厥陰肝、足少陽膽、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離屬火,包括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兌屬金,包括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坎屬水,包括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艮屬土,包括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見圖1、圖2)
人體內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有一定的次序,如《河洛精蘊》所云:“督任二脈者,人身之天地定位;肺金脾土,大腸金胃土者,人身之山澤通氣;心火腎水,小腸火膀胱水者,人身之水火不相射;心包絡三焦之相火,肝膽之陰木,即人身之雷風相薄。人身與造化相符如此,而兌、離、震陽儀之卦,其脈行于手;巽、坎、艮陰儀之卦,其脈行于足,自然之理,千古未經人道也。”又云:“十二經脈,起于手太陰肺,終于足厥陰肝……兌與艮,離與坎,震與巽,符乎六子之序,循環周流,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以應大衍之數。”(見圖3、圖5)
圖3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