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術流派要學而不泥第 4 頁
現有學術流派
是在前人基礎上的變化與創新
在當前的中醫界,經常可見有些醫家精于臨證,對某些病證的治療,有獨到的經驗。如“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治療糖尿病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變化與創新,在全國中醫界具有重要的影響。祝諶予是施今墨的入室弟子和門婿,治療糖尿病譽滿京城。一次筆者向祝諶予請教:“您治療糖尿病與施老有無‘同中之異’?”祝諶予稱:“如果說在治療上有一些變化,可能是我的治療法中,在補益氣陰等治法外,使用活血通絡藥稍稍多一些,這樣大致可以起到減少合并癥的作用,比如糖尿病合并腎病、眼病、高血壓等,當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由此可以體悟到繼承后的變化、創新,主要是為了提高臨床療效。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我們應該認識到,古今呈現的學術流派,有各具特色的學術風貌,其中在歷史上主要的學術流派,應該是我們學習的重點。但是也要認識到,有學術代表性的醫學流派,也存在它的相對性和局限性。而其他眾多的學術流派,也有不少值得后學者們認真學習,并應結合自己的專業予以選讀,有助于我們提高學術品位和診療經驗,這就需要后學者加強理解與認識,從不同層面吸取其中的精華內涵,或在學習后提出個人的學術思想,抒發創意性的見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