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講座要公益不要功利
關鍵詞:養生講座 宣傳養生 養生教育
常聽人抱怨,現在的“養生講座”變味了,某些普及養生科學的課堂,變成了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的推銷場;傳授保健知識的教育者,變成了商家雇傭的“大忽悠”。
“養生講座”為什么會變味?因為染上了銅臭。一些宣傳者,似乎愈來愈追逐功利化;一些講座的主辦方,似乎也與公益性漸行漸遠。于是,我們看到,有的健康教育者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引發公眾的恐慌;有的健康教育者甘做不良商家騙人的“托兒”,誤導老百姓。
宣傳健康不是不能談錢,“養生講座”也不是必須全部免費,但公益性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這幾年,之所以某些“養生講座”的聲譽下降,就是因為功利性太強。因為丟了公益性,“偽養生講座”大行其道;因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張悟本”之類的偽養生大師才能興風作浪。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這話用在這兒非常合適。因為屁股坐到了企業一邊,養生宣傳者在講座時,會插入“隱性廣告”;因為講座與收入直接掛鉤,健康教育者在撰寫講稿時,會有意無意地將某些內容夸大。
養生教育者追逐功利,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對社會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公眾由于對養生理論缺少鑒別能力,往往充滿期待和信任,有時會深刻影響公眾的生活方式。在渴求保健心理的驅使下,老百姓會不自覺地把健康教育者當作健康輔導員,當作生活保健顧問。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如果教育者重功利棄公益,不僅有損傳統中醫文化的聲譽,愧對公眾的信任和期待,更會誤導一些人不健康地生活。
宣傳養生是很神圣的,因此,每一位健康教育者,都應時刻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每次舉辦講座,都要堅持公益先行,自覺遠離功利性的侵蝕,不讓公眾失望。(張鐵鷹)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