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建立科學的養生觀
近年來,中醫養生熱如火如荼,養生熱一浪高過一浪,各類養生理念和方法五花八門,讓人無所適從。面對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的養生市場,到底哪種養生方法好呢?這是許多群眾最困惑和費思的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養生方法。筆者認為,在重視養生的同時要樹立科學的養生觀。
適度
無論哪種養生方法,適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簡言之,就是養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過分注意保養,則會瞻前顧后,不知所措,稍勞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變,便閉門不出。以為食養可益壽,便強食肥鮮;恐懼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等等,雖然意求養生,但自己卻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這也不敢、那也不行,不僅于健康無益,反而有害。所以,養生應該適度,按照生命活動的規律,做到合其常度,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的目的。
全面
中醫在天人合一原則下,講究養神保形、養形護神。因此,養生應注意不要過偏。過偏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認為“補”即是養。于是,飲食則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則強調安逸,以靜養為第一;為求得益壽延年,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一種情況是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只強調“動則不衰”,而使機體超負荷運動,消耗大于供給,忽略了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同樣會使新陳代謝失調。此二者雖然主觀愿望是想養生益壽,但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所以,要從天人、形神合一著眼,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