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士怡治療心血管疾病經驗第 3 頁
“益腎健脾,滌痰散結”化解動脈粥樣硬化
阮士怡認為冠心病及內科很多疾病的發病均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若能推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不但可以防治冠心病,而且可以防治很多內科疾病。而脾腎兩臟為先后天之本,是冠心病發病過程中涉及的主要臟器。
阮士怡提出脾腎不足則精不能化氣,氣不能化精,化源不足,則臟腑功能紊亂可產生血瘀、痰結的致病因素。正如張景岳所云:“然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濟,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朱丹溪亦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五臟之病,俱能生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痰之本無不在腎。”因此,“益腎健脾”是從扶正觀點來推遲動脈老化,使動脈的內膜減少受損及抵御外邪功能加強;“滌痰散結”是使已經退行性變的動脈有所修復。
他還強調如果一味應用調脂藥以求降低血脂以改善冠脈血流卻常常擾亂正常的血脂代謝,并不一定對人體有益。
早期血管內膜的病理變化是可以逆轉的,在治療冠心病時,應采用標本同治的方法,在化瘀止痛的同時應用滌痰軟堅散結之法,以減輕或消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抑制血管內膜的增生,促進病變區域側枝循環的建立,達到治療冠心病的目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