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膽囊炎誤作冠心病治療案
中醫經驗:膽囊炎誤作冠心病治療案(雷昌林疑難病癥治驗)
郝某,女,58歲, 1989年8月3日初診。
患者因惡心,頭暈,胸悶氣短,納呆,精神差等癥,步行到某醫院看病,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冠心病、心動過緩,而收入院。但以冠心病及胃病治療一月,癥狀反日益加重,不僅胸部憋悶氣短,頭也感憋悶,后枕部沉重,惡心嘔吐頻繁,不思飲食,頭暈不支,全身無力,已臥床不起多日。患者家屬見其病情越來越重,悄悄將患者用車送來我這里就診。
就診時患者精神很差,面色晦暗,頭暈不支,頻繁嘔逆,惡心,大便二日未解。查:右上腹有明顯壓痛,苔黃膩,脈沉細弦左關明顯。我檢查完后,再結合患者其他理化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膽囊炎。
病機及治則:膽郁胃逆,利膽降逆。
處方:生黃芪20克,青皮10克,莪術15克,三棱15克,金錢草30克,半夏10克,厚樸10克,枳實10克,大黃10克(另包后下)。水煎服,2劑,4小時服1次。
并囑停服牛奶、蛋肉、油炸食品及含油脂高的花生、核桃等食品。五谷雜糧,蔬菜水果不限。
方解:該患者的主要矛盾不是冠心病而是膽囊炎。本方以生黃芪補益衛氣,增強身體抵抗力;青皮、金錢草疏膽利氣;莪術、三棱行氣化瘀;半夏、川厚樸、枳實、大黃降氣導滯通便。上藥合用,共奏利膽降逆之效。
8月4日二診:服藥一次惡心遂減,二劑服完惡心大減,現已能少量進食,頭暈減輕,胸悶氣短減輕,精神體力較前恢復,今日就診已能由其丈夫陪同從家緩慢步行來到我院(相距200m左右),患者及其丈夫都喜形于色。藥已中的,效不更方,仍以上方2劑,服法同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