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其膏方用藥經驗
中醫經驗:王慶其膏方用藥經驗 王少墨 王秀薇 湯杰 柳濤 李海燕 戴彥成 黃瑤 姚怡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王慶其名中醫工作室
王慶其教授系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全國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臨床以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及各種雜病見長,對冬令膏方積累了30余年的臨床經驗。現將王慶其膏方組方遣藥的經驗介紹給大家。
立方“三元”
中醫膏方屬于“大方”、“復方”,藥味眾多,成分復雜,如何把握立方遣藥的要領?王慶其的經驗是掌握“三元”:一是“治既病”;二是“調體質”;三是“和胃氣”。
膏方的組方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一是針對現在病情的,例如一位亞健康患者主訴神疲乏力、失眠早醒、頭脹頭暈、記憶力減退等,膏方治療宜投以養心安神、補腎柔肝的方藥;二是根據其體質傾向,患者有口干、舌紅、大便不暢、五心煩熱、脈細弦等癥狀,屬于陰虛之體,佐以滋陰清虛熱之方藥;三是考慮方藥中有較多的滋膩之品,恐出現“虛不受補”,或“膩補礙胃”的副作用,故適當輔以消導和胃氣之方藥。“三元”相合,構成膏方的總和,預期的治療也較好。
王慶其認為,膏方的主要功用有二,一是調理慢性病,一是增強體質。故擬定膏方必須辨病與辨體質相結合。祛邪即可以安正,扶正有助于達邪,兩者相輔相成。辨病與辨體質相結合,既療病又強身,一箭雙雕,事半功倍。
“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
“一陰一陽之為道”,擬定膏方之要訣,貴在調節人體氣血陰陽之偏頗,所以邪氣侵犯人體,即使只是損傷人體的陽氣,但由于陰陽互根,陽氣虧損不能化生陰液,必進而損傷人體之陰精,反之亦然。
故治病須分清陰陽虛損之主次,陰精虛損,久而及陽者,當滋陰為主,同時輔以少許補陽之品,如治療腎陰虛之患者,往往在熟地、山茱萸、首烏、枸杞子、龜板等滋陰藥中配以少量菟絲子、仙靈脾等扶陽之屬,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若屬陽氣匱乏,久病及陰者,則補陽之時不忘護陰,于“陽中求陰”,如以二仙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處以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等溫腎助陽之品同時,輔以知母、黃柏瀉相火,滋陰潤燥,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