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張磊治失眠驗案3則
中醫經驗:張磊治失眠驗案3則 金杰 牛文鴿 陳海燕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張磊主任醫師是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臨床工作60年,擅長治療疑難雜病,辨證準確。筆者有幸跟師侍診,收益良多。張磊曾于同一日連續治療3例失眠病人,雖用方劑各不相同,然均獲良效,其辨證選方之精當,可見一斑。
病案1
商某某,男,41歲,2014年1月3日初診。
患者主訴失眠4年余。近4年來,工作壓力較大,熬夜較多,漸出現入睡困難,眠淺易醒,醒后難再入睡,心煩多夢,每晚約能睡3~4小時。近來易上火,扁桃體反復發炎,頸項強硬,納食可,二便調。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處方:當歸10克,生地10克,麥冬15克,天冬10克,炒棗仁30克,柏子仁6克,元參3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10克,雙花10克,桔梗10克,懷牛膝10克,生甘草6克,小麥30克。10劑,水煎服,每日1劑。并囑患者放松思想,睡前適當活動。
二診:患者訴入睡較快,睡眠較沉,做夢減少,心煩已除,精神明顯好轉。繼以本方加減治療一年余,睡眠基本正常,囑服天王補心丹鞏固治療。
按:此患工作壓力較大,經常熬夜,思慮過度,久則陰血暗耗,陰血虛則虛火上炎,心煩多夢,反復咽部發炎,舌紅少苔脈細數即為陰虛火旺之脈證,陰虛火旺,陰陽失交則難寐易醒。故張磊治以天王補心丹為湯劑,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兼雙花、桔梗、生甘草以解毒利咽,懷牛膝引虛火下行,小麥微寒以養心安神,方藥對癥起效迅速。思慮過度,陰血暗耗乃起病之因,故調節情緒,丸藥常服是預防病情復發的長久之計。
病案2
王某某:女,42歲,2014年1月3日初診。
患者主訴失眠3年余。入睡困難,夢多,睡眠質量差,不易醒,記憶力下降,雙眼干澀,視物不清,晨起口干,納食可,大便干。3年前因患“功血”月經量較大,1年前開始月經量明顯減少,平均行經時間2~3天,顏色正常,稍有血塊,周期規律。舌質紅,苔薄白,脈細。
處方:生地15克,生白芍20克,當歸10克,川芎3克,麥冬20克,桑葉10克,竹葉10克,炒棗仁30克,茯苓10克,知母10克,生龍牡各30克(先煎),生甘草6克。十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睡眠、眼干澀、視物不清均較前減輕。繼以本方加減,前后共治療1月后,睡眠基本恢復正常,記憶力較前好轉,眼干視物不清較前好轉,月經量基本恢復至病前。囑平時服歸脾丸鞏固療效。
按:本例張磊不只著眼于失眠的治療,而是從整體上把握患者病情進行綜合分析,患者有“功血”病史,月經量大,近二年月經明顯減少,提示陰血不足,肝得血而能視,肝血不足,目失濡養,故兩目干澀,視物不清。陰血不足,則虛火偏旺,故平時易上火,晨起口干,夜間汗多。故整體考慮該患者之失眠系因為陰血不足,心肝火旺,以四物湯養血,酸棗仁湯清虛火,另加生龍牡重鎮安神,麥冬,桑葉,竹葉清心肝之熱,降龍雷之火,方藥對癥,故不但失眠獲愈,月經量少、眼干澀等癥一并獲得緩解。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